思政教师学习热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1-11-14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2021年11月11日晚,全会公报一经发布,就引发我校广大思政教师的热烈反响。1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图书馆T208召开全体教师会议,集中学习了全会公报。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童建国教授领学了公报。童建国强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这次全会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冲锋号,意义重大,各位思政教师一定要学好、学透,在全校学习六中全会决议的热潮中起到引领作用。

教工党支部书记郭文俊结合权威人士的评说和中央媒体的社论,分别从会议召开背景、会议主要内容、会议重要意义等方面向全体教师作了较为详细的解读。他指出,全会通过的《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必将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和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张荣芳副教授说,用唯物史观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是给青年教师提出的新课题。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和中国道路,继续坚持敢于善于斗争、勇于自我革命,顺利实现历史赋予的新使命。

张娟娟老师说,公报决议历史叙事准确清晰,高屋建瓴,呈现了我们党经过百年奋斗最终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进程。这是我们党坚持唯物史观与正确党史观、建构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的重大成果。

秦曼老师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和成功经验。《决议》深刻总结百年奋斗历程中的成就和经验,充分展现党经过百年的探索进程,已经发展成为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执政大党。

李永强、靳亚敏、庞元方、马唱唱、陈思奇等老师一致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一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六中全会精神上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温故知新,才能不忘初心。 贯彻落实好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关键是做到知信行合一。一方面,统一思想,做到深信,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对百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判断上,统一到对百年奋斗积累形成的宝贵经验的归纳上,统一到对新征程所做的各项战略部署上;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以实事求是、扎实调研的作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结合各自实际,把党史学习和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思政课教学,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创造性地、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文/图  马克思主义学院)